学院网址:http://zxxy.suse.edu.cn/
咨询电话:0831-5980240
咨询QQ:3068912837
本科招生专业: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学院简介
学院是首批四川省高等学校电子与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也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共建“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单位。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等六个本科专业。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电子信息类和能源动力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余人,硕博士80余人。其中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3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名。有2个省级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和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实验室面积达7000平方米,拥有价值4000余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建有“智能感知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项目10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40余部,授权专利、著作权近100余项,获得省部级各类科技进步奖10余项。
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全面开花。我院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竞赛、航模竞赛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省部级奖项34项。学院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网球队、游泳队、健美操队、舞蹈队积极参加学校体育文艺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实验室里精益求精的认真钻研,篮球场上激情洋溢的飒爽英姿,舞蹈队里曼妙多姿的舞步翩跹,碧波池中劈波斩浪的奋勇向前……诸如此类的多彩想象,都将在自信学院一一实现。
专业简介
1
自动化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立足西南,面向全国,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动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过程控制和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知识,能够在化工、轻工、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等行业从事自动化相关领域的系统设计、研究开发、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 A、高级语言程序、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运筹学、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过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以及系统建模与仿真等。
就业方向:在现代工业企业、信息产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自动化仪表与设备、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或从事自动化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报考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等与自动化密切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专业。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面向电气工程相关领域,致力于培养能适应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行业从事电气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运行与检修维护、科学研究与开发或相关设备的生产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PLC技术等。
就业方向:包括电力系统、建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气信息类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与电力生产或电气控制相关的制造企业等。
3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具备通信系统的信息处理、传输、交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在电子电路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和解决通信技术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及素质;能够成为在信息通信相关领域及产业中,从事通信设备及系统制造、运营、管理与维护,及电子电气等相关行业从事通信领域的科研、教学、开发、设计、生产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英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电子线路(线性、非线性)、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技术、DSP技术、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与天线、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等。
就业方向:在电子、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类相关行业,如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邮政、电信、金融、国防、交通、能源、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通信组网、通信设备的分析设计、运行维护、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在科研院所或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及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4
生物医学工程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医学、信息科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医学电子仪器、医学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拥有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处理与传输技术研究、医学电子仪器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素质,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及其他信息产业部门从事开发、设计、生产、教学、科研或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线性电子线路、非线性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图像处理、现代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传感器。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及其他信息产业领域,如科研单位、公司、企业、医院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开发、技术管理、生产经营或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5
智能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技能,能在现代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人工智能、智能控制与决策、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传感器应用等领域的系统设计开发与调试、运行管理与维护、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等工作,具备解决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高级语言程序、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模式识别原理、机器人学基础、人工智能基础、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智能计算系统等。
就业方向:在现代工业企业、信息产业、信息网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等领域从事各类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智能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也可报考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与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专业。
6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
培养目标及特色: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引领新时代技术发展潮流的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人才。本专业教授学生数学与物理、机械与电子、信息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内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技能,使其具备在国防军工、现代企业、科研院所等行业单位从事智能感知、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与决策等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相关工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高级语言程序、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原理、机器人学基础、智能感知与信号处理、机器视觉、飞行器控制系统、导航与制导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总体设计等。
就业方向:可在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力系统、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从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相关的生产、测试、维护、管理、设计、研发、销售、培训等工作。